近年来,十堰市凭借独特地理优势与丰富自然资源,积极布局低空经济,从“概念蓝图”迈向“现实图景”,迎来黄金发展周期,打造全省低空经济发展新标杆。
擘画蓝图,低空基建强势崛起。出台《十堰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(2024-2026年)》,编制《十堰市低空飞行基础设施规划》,布局“1主4辅”通航基础设施、“2+5”低空基地园区、“10+N”低空起降节点、“1+N”低空信息平台,推进地面“设施网”、低空智能“信息网”、低空飞行“航线网”、低空运行“服务网”建设。构建低空立体网络。建成投运18个物流园区、3个低空产业园、31个起降点、5000多个5G基站、10个无线电监测站、439个气象监测站。
数智驱动,低空管理创新领航。建设市级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,为2~3条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、100条以上无人机航线提供飞行管理、空域申请、飞行计划申报、航空气象和航空情报服务,实现各类低空无人驾驶航空器和各空域用户“一平台申办、一站式服务、一体化管理”。依托张湾区低空融合飞行管控平台和3个低空企业飞行控制平台,制定《十堰市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空域和航线受理工作指引》,实现“一平台申办、一站式服务、一体化管理”,初步形成“1+N”空地协同、政企互联架构,实现全市低空空域管理“一张网”,实现从“可通达”到“可智能”的转变。
跨界融合,低空应用活力迸发。探索“低空+”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,释放强大应用潜力。农业领域,茅箭区实现300余亩春茶基地全无人机监测及喷药植保;文旅领域,竹山县创建高空跳伞训练基地和航空运动基地并实现3600米高空跳伞并开展商业运营,张湾区开通“低空+文旅”商业运营航线,武当山景区《武当一梦》无人机表演提升景区吸引力;物流领域,竹山县官渡镇率先开通7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,最远距离配送时效由2小时缩短至17分钟,累计飞行600多架次,助农送货近2万件,帮助农民增收130余万元。
绿色赋能,低空助力降本增效。丹江口市布局9架返巢式无人机进行环库岸线巡飞,每日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检,据统计无人机配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传统汽车低84%,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双赢。推动无人机在货物配送、环库巡飞等多领域应用,划设50处低空物流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,打通了30个乡到村、3个汽车零部件厂到总装厂的低空配送空中通道。截至目前,开设35条低空物流航线,累计飞行1493架次,运送物资4803件,物流效率提升60%、成本降低约20%。十堰低空物流做法入选全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