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堰市交通运输局

【市物流局】向“新”发力强引擎 ——2024年全市交通物流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

日期: 2025-01-08 16:53:00
来源: 郑明明

围绕全市“一主四优多支撑”现代产业体系建设,规划布局“一核三主、多点支撑、七集群”市域物流节点,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,建成无人机起降点28个、低空培训基地4个,协同开辟快递配送、血液运输等航线19条。今年以来,全市交通物流系统聚焦主责主业,扛牢责任担当,不断健全交通物流体系,持续深耕“低空经济”,大力实施降本增效,在交通物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
截至2024年12月末,全市供应链物流业增加值同比上升34.8%,交通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.51亿元,占年度计划的143.8%,新增A级物流企业3家,总数达55家。

物流降本增效成效显著

实现物流降本增效,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支撑。为最大程度实现物流降本增效,市交通部门于2024年推动印发了《十堰市物流枢纽(园区)空间和功能布局规划》,开工建设十堰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,建成投运鄂西北交通物流产业园,基本建成茅箭区智慧物流园。在此基础上,深入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,新增临时停靠点25个,新能源配送车辆增长率达15%,城市统一配送率、夜间配送率达63%。全面建成覆盖率达100%的客货邮融合发展体系,打造融合线路55条,实现年均带货量近200万件,十堰农村客货邮融合项目成功入选第一批交通强国专项试点。

通过协调铁路部门实行物流总包服务,我市境内铁路运价下浮35%,成功服务“堰水进京”铁路物流专列开行,物流成本较散箱运输下降36%,铁路总包物流成本较公路运输成本降低49%;通过落实十堰至宁波港铁海联运物流通道实施方案,争取铁路部门运价下浮38%;开通十堰至陕西榆林白云石“捎脚运输”班列,协调铁路部门运价下浮72%。2024年十堰市铁路货运发送量达251.2万吨,同比增加2.91%。

现代物流体系更加完善

规划布局“一核三主、多点支撑、七集群”市域物流节点,建成“2+5+89”城市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和“6+106+1762”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,打造多式联运示范线路5条,公、铁、水运输结构比例调优至86.6%、5.96%、7.44%。

今年以来,全市交通物流系统服务组建长江汽车供应链(十堰)公司、湖北堰水进京供应链公司、湖北政通国际货代公司,新增规上企业2家,物流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15.2%。通过构建市县两级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,实现房县、郧阳、竹溪、郧西4家县级平台建成投运,累计入驻企业268家、注册运力1.13万辆、生成运单1.11万车次,完成交易额超7000万元。

低空经济赛道不断拓宽

全力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,不断拓宽低空经济赛道。今年以来,我市出台《十堰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》,编制《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》,印发《十堰市低空空域和航线受理工作指引》,初步受理低空航线19条并提交空军审批。推动落地运营检测样本速递、血液制品配送、邮政寄递物流、生活物资闪送等4大低空物流场景。成功试飞鄂州花湖机场至武当山机场货运航线,打造竹山县官渡镇全域无人机寄递物流试点,我市低空物流做法入选全国物流降本增效典型案例。

发展要素支撑基础更牢

2024年,我市出台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10条政策措施及物流业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;圆满承办全国供应链领军人才(湖北)研修班、市级供应链物流产业人才培训和人才沙龙活动,累计培训供应链物流人才200余人次;指导组建十堰市供应链物流协会和物流行业工会联合会,新建“司机之家”2个;加强仓储物流安全管理,优化物流投诉处理流程,实现物流行业安全生产“零事故”,群众满意度达100%。

攻坚克难砥砺行,担当奉献展作为。面对新的发展机遇,全市交通物流发展部门将牢牢抓住推动物流提质降本增效这一主线,以“农村客货邮+低空物流”融合发展为抓手,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持续提供高质量物流支撑。


责任编辑: 市交通局
方针政策权威发布,网上问政快速回应,最新资讯随时掌握。
十堰发布
  •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“十堰发布”
  • ① 打开微信——发现——扫一扫,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。
  • ② 打开微信——通讯录——右上角“添加”,搜索“十堰发布”“syfb0719”关注。